王建平:不動產私募投資基金有助于推動房地產業向新發展模式平穩過渡
作者: 揭陽房產網
更新時間: 2023年03月01日 04:58:59
游覽量: 86
簡述:
財經網——秉承《財經》雜志理念,嚴守新聞專業主義精神,堅持客觀、中道、理性、建設性前提下批評性立場,整
“不動產私募投資基金可通過滿足不動產領域合理融資需求,投資存量住宅,助力做好‘保交樓’‘保民生’ 工作?!?月24日,中國證券監督管理委員會市場監管二部主任王建平在由《財經》雜志、《財經》智庫、財通匯聯合主辦的“第五屆全球財富管理論壇——經濟重構中的財富管理態勢”上表示。
中國證券監督管理委員會市場監管二部主任 王建平
面對房地產行業整體缺乏流動性等問題,王建平指出,不動產私募投資基金可在發揮專業化優勢的基礎上,與信貨、債券及其他股權融資等金融工具形成合力,多箭齊發,共同推動房地產業向新發展模式平穩過渡。同時,還可以引導權益資金投資經營性不動產,激活經營性不動產的流動性,增強房地產企業“資本金”,修復資產負債表,緩解負債壓力,提振市場信心。
如何穩妥地推進不動產私募投資基金試點?王建平強調,通過創新性增設“不動產私募投資基金”類別,與單純的股權投資進行區分,采取針對性的監管政策及配套規則,適當給予如放松股債比限制等政策便利,更好地發揮私募基金的積極作用。
同時,充分發揮頭部管理人示苑效應,從管理人實繳資本、不動產投資管理規模與經驗、專業人員、合法合規等方面提出正面要求,同時為嚴控自融等傳導性風險,明確限制主要出資人及實際控制人為房地產開發企業及其關聯方的管理人參與試點。
另外,此次不動產私募投資基金試點的投資范圍有所拓寬,具體包括特定居住用房、商業經營用房、基礎設施項目等三類。
不動產私募投資基金在門檻方面也作了更高的要求,比如,要求首輪實繳規模不低于3000 萬元,投資者首輪實繳出資不低于1000萬元等。
作為資本市場支持房地應市場平穩健康發展“第三支箭”的重要內容,不動產私募投資基金試點將按照試點先行、穩妥推進的原則開展。為形成監管與發展合力,王建平建議,一是共同支持北京轄區符合試點要求的管理人開展不動產私募投資基金試點。二是利用好此次試點政策盤活北京地區符合條件的不動產項目。三是推動不動產私募基金引入長期資金。
以下為發言實錄:
大家下午好!很高興參加“第五屆全球財富管理論壇”。黨的二十大報告指出,中國式現代化是全體人民共同富裕的現代化。隨著我國逐步步入 “后疫情時代”,經濟進入新舊動能轉換的關鍵階段,金融市場供給和居民財富配置需求也在發生著深刻的變化。近年來,私募基金行業規模平穩增長,結構持續優化,已從“小眾行業”發展為資產管理的一個“主流行業”,有效發揮了鄉元化資產配置、專業化資產管理的優勢。近日,證監會推出了不動產私募投資基金試點,支持私募基金行業更好地發揮服務實體經濟的功能作用。今天,我想借此機會,就不動產私募投資基金試點思路以及有關情況和大家作個交流。
一、發揮私募投資基金服務實體經濟的積極作用
目前房地產行業面臨整體缺乏流動性,“高杠桿、高負債”的經營發展模式亟需改變等問題。近期,國家陸續出臺多項政策措施支持房地產市場平穩健康發展,促進房地產行業信用修復、穩定市場預期,不動產私募投資基金試點是其中一項重要舉措。不動產私募投資基金在境外成熟市場已發展成為一個重要的投資品類,近年來,我國已有一些私募機構陸續設立投向商業地產、基礎設施的私募基金并在基金業協會備案,不斷探索積累 不動產投資運作經驗。我們認為,不動產私募投資基金試點不僅有現實的必要性,也具備一定的特有優勢:
一是落實黨中央、國務院關于 “促進房地產業良性循環和健康發展”重要部署,形成金融合力。不動產私募投資基金可通過滿足不動產領域合理融資需求,投資存量住宅,助力做好“保交樓”“保民生” 工作。同時,不動產私募投資基金可在發揮專業化優勢的基礎上,與信貨、債券及其他股權融資等金融工具形成合力,多箭齊發,共同推動房地產業向新發展模式平穩過渡。
二是盤活經營性不動產,緩解房地產市場流動性風險。
不動產私募投資基金可以引導權益資金投資經營性不動產,激活經營性不動產的流動性,增強房地產企業“資本金”,修復資產負債表,緩解負債壓力,提振市場信心。
三是豐富資產配置選擇,推動引入機構投資者和長期資金。在產品需求端,國內機構投資者資金儲備豐富、運營管理專業,多元化資產配置需求較大;在產品供給端,既有股權投資屬性,又能實現較為穩定的期間收益的金融產品也是短板。不動產私募投資基金規模較大、期限較長,能夠通過長期穩定的期間收益或者項目增值退出等方式獲取回報,可以豐富投資者資產配置選擇,在現有權益、債券產品基礎上,增加新的可投資品種,滿足機構投資者和長期資金的資產配置需求。